收藏
白酒必须是传统工艺生产的纯粮原浆酒。市场出售的瓶装白酒,大多数是加浆酒,所谓加浆,就是加水。工厂蒸馏白酒时的接酒度数一般在55度至65度间。刚生产出的酒为原酒,这些酒必须贮藏老熟,一般在6个月以上,贮藏到期的酒出厂前,首先要检验、品评,合格后,根据技术要求进行勾兑,除了用不同品质、不同度数的白酒进行勾兑外,更重要的是用水降度,使其达到商品酒的度数。 如想通过收藏白酒来提升质量,其盛酒容器上选是紫砂,其次陶、瓷。紫砂的密度界于陶、瓷之间,最利于白酒呼吸。如果仅是为了收藏,玻璃瓶也是可以的,它不仅可以保持原来的品质,又不容意使瓶中白酒酒精挥发。 贮藏环境除地下室和农村地下窖外,也可因地自宜,选择不用经常搬动的仓房或空地都可。如有条件可以将众多的白酒(陶坛装)放到一起,我们经过实践觉得众多的酒在一起贮藏,要比单独存放的酒品质提升的快。
塑料桶装白酒不宜长久存放
由于不属于强制标注内容,不少酒类企业并没有注明包装桶所用的材质。一些消费者对此表示担心,如果厂家以聚乙烯塑料桶装白酒,消费者该如何辨识?有专家建议消费者,无论是哪种塑料桶装白酒,购回后最好换到玻璃瓶中保存。 食品级塑料包装材料主要有聚乙烯塑料和聚脂塑料。用普通聚乙烯塑料桶装白酒,尤其是装酒精度较高的白酒,聚乙烯会被酒精溶解,时间越长,溶解得越多。饮用这种酒后,可能会引起皮肤过敏。而聚脂塑料的密封性不如玻璃瓶,因此也不宜长久存放。 塑料装白酒,酒精是一种良好的有机溶剂,塑料的某些成分会溶解在其中。用塑料桶装的白酒,塑料与酒精会不会发生反应,进而影响人体健康? 目前白酒的塑料桶包装分为两类:一类是一般聚乙烯塑料,另外一类是环保PET包装。用聚乙烯塑料桶装白酒,时间一长,聚乙烯可大量溶解于酒精中,人们饮用这种酒后,会造成皮肤过敏,严重的会导致贫血症。PET是一种新型的高分子聚脂材料,国外已用于啤酒等低酒精酒的包装,其用来装白酒,不会有危害,但存放时间过长后,酒精会逐渐挥发。
寻找白酒健康的源头
《周礼》记载,早在西周时期宫廷便设“食医”掌管王之六食、六饮、六膳,其中六饮即水、浆、醴、酒、酱、酏(浆,以料汁为之,是一种微酸的酒类饮料;醴,为一种薄酒,曲少米多,一宿而熟,味稍甜;凉,以糗饭加水及冰制成的冷饮;医,煮粥而加酒后酿成的饮料,清于醴;酏,更薄于“医”的饮料),可见酒的医疗保健功效在2000多年前便被世人认知。 千百年来,我国劳动人民就一直用白酒来解疲劳、提精神、祛寒镇痛、强身健体的传统。战国《黄帝内经·素问》说:“酒类、用以治病”;东汉班固《汉书·食货志》称酒为“百药之长”;东晋张湛《养生要集》曰:“节其分剂而饮之,宣和百脉,消邪却冷”;唐代“药王”孙思邈对酒有“少饮,和血益气,壮身御寒,避邪延秽”和“作酒服,佳于丸散,善而易服,流行迅速”之说;唐代陈藏器《本草拾遗》评价酒能“通血脉,厚肠道,润皮肤,散湿气,消爱息怒,宣言畅意”;明朝李时珍《本草纲目》有多处关于白酒效用的记载,如“面曲之酒,少饮则和血行气,壮神御寒”,“适量饮酒可消冷积寒气,燥湿痰,开郁结,止水泄,治霍乱疟疾噎膈,心腹冷痛,杀虫辟瘴,利小便,坚大便”,“烧酒,其味辛泄,升阳发热,其性燥热,胜湿祛寒,故能怫郁而消沉积,通膈噎而散痰饮,治泄疟而止冷痛也”等;清朝王士雄《随息居饮食谱》有云:“消冷积,御风寒,辟阴湿之邪,解鱼腥之气”。 值得一提的是,在“群经之首,大道之源”《易经》中多次直接或者间接地提到了酒。《易经》需卦“九五”的“爻辞”说:“需于酒食,贞吉。”意思是酒与其他食物一样,是维持人类生命的必需品,是中正祥和、德泽万民的完美象征。《易经》坎卦“六四”的“爻辞”说:“樽酒,簋贰,用缶,纳约自牖,终无咎。”,即把酒看作正大光明、坚强刚毅、坦诚来往、克服困难、避免灾祸之吉祥物。《易经》还把酒当作富足吉祥、荣禄临身的写照,有句曰:“困于酒食,朱绂方来,利用享祀;征凶,无咎”,又曰:“困于酒食,中有庆也”,即在《易经》看来,如果没有酒食,人就会陷于贫困,酒与富足紧密相联,对人生是多么的重要。另外,《易经》还有云:“亨;震来虩虩,笑言哑哑;震惊百里,不丧匕鬯”,酒成为神圣之物、高贵庄严、亨通畅达的化身;“鸣鹤在阴,其子和之;我有好爵,吾与尔靡之”,酒化身诚意厚笃、美好愿望的信物。可见,从很早的时候开始,酒就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根据医学古籍记载:白酒,味甘、辛;性热。入心、脾经,具有畅通血脉,活血祛淤,祛风散寒,消冷饮,除胃寒,健脾胃,矫味矫臭的功效,还能引药上行,助药力、行药势、振精神。对适量饮用白酒,有益于人体健康这一观点的认同,丰富了我国的酒文化,是我们祖先智慧的结晶。人们对白酒医疗保健功效的认知,丰富了我国的酒文化,是我们祖先智慧的结晶。
声明:淘酒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 smilelv@126.com
本文标题:白酒收藏的效果取决于藏酒的品质
本文链接:http://www.taojiuwang.cn/article/7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