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台镇是中国历史上最早酿造白酒的城市之一,早在汉武帝时期酒出现了枸酱酒,也就是现在我们所喝的酱香白酒。据相关资料显示,在90年代,贵州考古研究所就在贵州怀仁茅台镇一带,发掘和认定了商朝时期的遗址。当地人凿岩修建寺庙时发现,遗址面积8平方米,堆积土5层,出土文物和标本40余件,多数为陶制酒器。遗址出土了贵州省历史上最早商周时期的专用酒具,证明仁怀古代人类早在商周时期就已有浓厚的酒习俗,可见茅台镇的酒文化历史源远流长。
茅台镇国酒门
而近几年来,随着全国白酒产业走向低迷,茅台镇的主流产业,老祖宗留下来的产业也收到的严重影响,每年倒闭的白酒企业数不胜数。为了复兴白酒产业,茅台镇别出心裁的搞起了酒文化旅游,同时设立“酱香酒馆”等体验式营销的场所。
10月10日,贵阳游客李先生在茅台镇赤水河畔发出这样感慨:“如今的茅台镇大不一样了!”。灰色飞檐和砖墙、深色雕花门窗、青石板路……全新的茅台示范镇徐徐揭开神秘面纱,展露着千年白酒古镇的韵味,不一样的“茅台”让络绎不绝的客人流连忘返。
据了解,“十二五”期间,仁怀大力实施“旅游兴市”战略,依托酱香白酒的品牌影响力和酱香文化的内驱力,把“酒”列为旅游产业发展的重点项目,倾力打造茅台镇国酒之心、赤水河酒文化旅游体验带,形成国酒之心探秘游、酱香名酒品鉴游的旅游路线,走出了一条“酒+旅游”的特色路径,推动白酒产业转型升级。同时,精心打造了“茅台水舞秀”、《天香》等一批酒元素丰富的观赏性节目,倾力打造茅台旅游名镇5A级景区,着力打造全域旅游。
这其中自然离不开企业的参与。茅台集团努力升级打造“中国酒文化城”“茅台酒之源”等旅游景观景点,优化厂区包装车间、生产车间、贮存车间等旅游参观路线,建成五星级茅台国际大酒店,依托“国酒茅台”,大力开发酒文化旅游商品(工艺品)加工、酒文化展览,创建国家级工业旅游示范区。
如今,走进茅台镇,入口牌坊、白酒一条街、1915广场、杨柳湾商业街,独特的酒文化元素景观无处不在,让人目不暇接。与此同时,仁怀在已建成的赤水河旅游公路沿途中,修建一批以酒元素为核心的酒品、酒具、酒器等一批景观景点,在茅台驿站内建成一批集观赏、展示、品鉴、体验为一体的酱香酒馆,让游客领略酱香酒文化、感受中国酒都的魅力。
功夫不负有心人,据相关数据显示,自茅台镇酒文化旅游开放以后,对白酒产业的拉动起到了巨大的作用,就今年上半年,单酱香白酒业累计实现税收就达到了30.64亿元、利润127.64亿元,可见茅台镇大搞酒文化旅游来复兴白酒产业是走对了路。
所谓“慢工出细活”,酱香型白酒便属于白酒中的“慢工”制品。正宗大曲酱香酒在酿造过程中,要经过9次蒸煮、8次发酵和7次取酒。一瓶传统工艺的酱香型白酒从原料进厂到产品出厂,至少要经过三到五年。不易上头的酱香酒正日益成为饮酒人的健康追求,而市场的诉求也促使越来越多的酒厂投身于酱香酒的研发。那么什么才是正宗的酱香酒?
茅台和郎酒是酱香型白酒领域中的杰出代表。即将开始正式执行的《酱香型白酒国家标准》也正是参照这两家企业的酿酒法而成。按规定,所谓的“酱香型白酒”,即以高粱、小麦、水等为原料,经传统固态法发酵、蒸馏、陈酿、勾兑而成,未添加食用酒精及非白酒发酵产生的呈香呈味物质,具有酱香型风格的白酒。
该规定明确:“酱香型白酒不得添加食用酒精及非白酒发酵生产的呈香、呈味、呈色物质,需以高粱、小麦和水等为原料,经传统固态法发酵制成,以保障酱香型白酒质量。”这为酱香型白酒的“纯粮固态发酵”提供了国家级标准层面的品质要求。
从色泽和外观看,酱香型白酒的酒体应该是微黄或无色透明的,清澈透亮,无悬浮物,无沉淀。倒进透明玻璃酒杯中时,产生酒珠越大越多且消失得慢的酒质越好。酒珠消失得慢,说明酒浓度高,存放时间长,喝时味道醇香,酱香浓郁。这是因为酒中乙醇与水反应成酯,酒存放时间越长,酒也就越香。轻轻摇一摇,酒泪挂杯时间长为佳。
有些造假者会在酒中掺黄色,可通过加入人工色素来辨别。经过太阳的暴晒,掺黄色素的酒体颜色会变淡,且放置室内后不能恢复原状。
闻香也是辨别真假酱香酒的办法之一。取一滴酒置于手心中,然后使两手心接触摩擦稍许,酒生热后发出的气味清香,则为上等酒;若气味发甜,则为中等酒;若气味臭苦,必为劣酒无疑。
最后是品尝。喝一小口入嘴,体会酒体是否丰满,滋味是否协调,回味是否醇净悠长,再慢慢吞下,然后闭嘴让酒味经鼻腔慢慢从鼻子出来,好酒你会感受到非常浓郁香醇的味道。另外,酱香酒讲究空杯留香,即喝完杯中酒后空杯放置较长时间还有香味。
除此外,还可以做个物理试验。取食用油一滴,置于酒中,若发现油在酒中不规则扩散,下沉速度变化明显,则为劣质酒;若发现油在酒中悬浮形成一圆滴,扩散非常缓慢,则为优质酒无疑。
白酒五大香型中的酱香型发源于茅台镇,酱香型白酒是目前公认的健康型白酒,茅台镇酱香型白酒的品质优越,离开了茅台镇就生产不出茅台酒就是最好的证明。
茅台镇酱香型白酒的品质主要取决以下因素:
一、赤水河的水:
赤水河的水有点神奇,大多数时候,那里的水是浑浊的,因为上游是丹霞地貌,影响着水的颜色,但到了取酒和下曲的那些日子,赤水河的水就会变得清澈起来。
这条受到周总理高度关注的河流,至今基本没什么污染,作为贵州为数不多的准备打造百亿集团的企业,当地政府对赤水河的环保问题也一直高度重视。就连进入贵州茅台的地方原来有一家水泥厂,都被关掉了。赤水河的独特也就奠定了茅台镇酱香型白酒的独特,这是基础之一。
二、高粱:
高粱是酿造茅台镇酱香型白酒的主要原料之一,但得是当地种植的高粱,颗粒比一般高粱要小一些,贵州茅台镇当地人称“ 小红梁” 用北方的高粱是造不出茅台镇酱香型白酒的。
这也是茅台镇酱香型白酒的独特之处,因为在南方很少地方产高粱的。
近些年为了扩大产量,通过农业标准化等方式也建立了高粱种植基地,而且是有机种植。在食品的级别中,以有机食品为最高,绿色食品其次,无公害食品只是一个门槛。很多人对有机食品不了解,有机种植必须使用有机农药和有机化肥,其残留相当的低,基本上不会形成污染,因此,当地产的高粱价格要比一般高粱的价格高一截。
三、曲蚊:
酱香型白酒和其它白酒不同,其它白酒是低温制曲,茅台镇酱香型白酒是高温制曲,酒曲制好后,经进行堆放,用稻草盖上发酵,这时就会引来一种小飞虫,长得有点象苍蝇,但当地人把苍蝇叫做蚊子,这种小飞虫叫曲蚊。
凡是产酒制曲的地方,都有这种小蚊子,而且越多越好,全国大约在二三十种,但茅台镇的曲蚊和其它地方的曲蚊又长得不一样。
四、坚守传统:
茅台镇酱香型白酒的传统中有很多东西是需要传承的。比如茅台镇酱香型白酒的香气成分构成现在虽然弄清楚了,但是有哪种微生物在起关键作用还不甚明了;关于适量饮用酱香型白酒对人体有益已被学界肯定,但为什么有益健康,其中哪种成分在起主导作用,诸如此类的问题都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对于茅台镇酱香型白酒许多未知的认识,茅台人选择了坚守。贵州茅台酒不仅坚守了漫长的、可能是效率低下的5年周期酿造工艺,甚至连储存用的酒缸,都没有改变,近百年来用的都是四川荣昌生产的酒缸。因为即使是现代科技,也没有办法分析这些酒缸原材料中所含的微量元素是否对酒产生了作用。
声明:淘酒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 smilelv@126.com
本文标题:茅台镇大搞酒文化旅游复兴白酒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