啤酒是在二十世纪初传入我国,属外来酒种。啤酒是人们根据英语“Beer”的字头发音,译成中文“啤”,称其为“啤酒”,沿用至今。 啤酒以大麦芽﹑酒花﹑水为主要原料﹐经酵母发酵作用酿制而成的饱含二氧化碳的低酒精度酒。
现在国际上的工业啤酒大部分均添加辅助原料。有的国家规定辅助原料的用量总计不超过麦芽用量的50%。但在德国﹐除制造出口啤酒外﹐国内销售啤酒一概不使用辅助原料。国际上工业啤酒常用的辅助原料为﹕玉米﹑大米﹑大麦﹑小麦﹑淀粉﹑糖浆和糖类物质等。
一、按颜色划分
(一)淡色啤酒。俗称黄啤酒,根据其颜色的深浅不同,又将淡色啤酒分为三类:
1.淡黄色啤酒。酒液呈淡黄色,香气突出,口味淡雅,清亮透明。
2.金黄色啤酒。呈金黄色,口味清爽,香气突出。
3.棕黄色啤酒。酒液大多是褐黄、草黄,口味稍苦,略带焦香。
(二)浓色啤酒。色泽呈棕红或褐色,原料为特殊麦牙,口味醇厚,苦味较小。
(三)黑色啤酒。酒液呈深棕红色,大多数红里透黑,故称黑色啤酒。
二、按麦汁浓度划分
⒈低浓度啤酒。原麦汁浓度为7%~8%,酒精含量在2%左右。
⒉中浓度啤酒。原麦汁浓度为11%~12%,酒精含量在3.1%~3.8%左右,是中国各大型工业啤酒主要产品。
⒊高浓度啤酒。原麦汁浓度为14%~20%,酒精含量在4.9%~5.6%左右,属于高级啤酒,例如近年来兴起的精酿啤酒。
三、按是否经过杀菌处理划分
⒈鲜啤酒。又称生啤,是指在生产中未经巴士杀菌的啤酒,但也属于可以饮用的卫生标准之内。此酒口味鲜美,有较高的营养价值,但酒龄短,适于当地销售。
⒉熟啤酒。经过杀菌的啤酒,可防止酵母继续发酵和受微生物的影响,酒龄长,稳定性强,适于远销,但口味稍差,酒液颜色变深。
四、按传统的风味划分
⒈白啤酒或称麦酒(Ale)。
白啤酒主要产于英国,它是用麦芽和酒花酿制而成的饮料。采用顶部高温发酵法,酒液呈苍白色,具酸味和烟熏麦芽香,酒精含量为4.5%,麦芽浓度为5%~5.5%。饮时需稍加食盐,为欧洲人所喜爱。
⒉黄啤酒(Beer)。
它是市场上销售最多的一种啤酒,呈淡黄色,味清苦,爽口、细致。目前世界上公认12°(指麦芽浓度)以上的啤酒为高级啤酒,酒精含量一般在3.5%左右。
⒊熟啤酒或称拉格(Lager)。
主要产于美国,采用底温发酵法酿制,在储存期中使酒液中的发酵物质全部耗尽,然后充入大量二氧化碳气装瓶,它是一种彻底发酵的啤酒。
⒋烈啤酒或称世涛啤酒(Stout)。
主要产于英国和爱尔兰。它与白啤酒风味近似。但比白啤酒强烈。此酒最大的特点是酒花用量多,酒花、麦芽香味极浓,略有烟熏味。
⒌黑啤酒或称波特啤酒(Porter)。
它最初是伦敦脚夫喜欢喝的一种啤酒,故以英文“Porter”相称。它使用较多的麦芽、焦麦芽,麦汁浓度高,香味浓郁,泡沫浓而稠,酒精含量4.5%,其味较烈啤酒要苦、要浓。
⒍烈黑啤酒或称包克啤酒(Bock)。
包克啤酒阳一种用啤酒沉制作的浓质啤酒,通常比一般的啤酒黑而甜,但酒性最强。它通常是冬天制,春天喝。在美国,春天一至就是包克啤酒节,大约要持续6周。在这个节日里,人们都喝包克啤酒。
啤酒文化之啤酒酒标
全世界有165个国家和地区生产啤酒,啤酒已成为一种世界性的饮料。而作为啤酒的商标贴,已成为一种独特的啤酒文化,其丰富的内涵也不断得到挖掘和展现。 从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啤酒商标上,便可以看到不同的地域文化、风俗习惯、名胜古迹等有代表性的特征。德国有1300余家啤酒厂,几乎遍及每个城镇,是世界上啤酒厂最多的国家。啤酒的种类多,各种商标贴也就特别多。啤酒厂一般都为各类节日特制啤酒,设计新商标。象五月节、圣诞节和啤酒节等,看到这种商标就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美国是世界上啤酒第一生产消费大国。但是,他们却在商标上印有政府的忠告语:“饮酒有害孕妇健康,驾车司机不宜饮用”还有“聘请德国名师酿造”等等。在美国人心目中,真正的高档啤酒是那些商标装演精美的瓶装啤酒。加拿大的啤酒标美丽如画,从商标上可以领略到秀丽的山光湖色。有一种商标能绕瓶子一周,图案是自然风光,并配有文字说明:这是采用冰山融化的湖水酿制的啤酒,水质绝对天然纯净。在水资源匮乏、环境污染严重的今天,这样的广告语是多么的诱人。—瑞士的啤酒标很有特色,设计者将大自然的纯净美妙移置到小小的商标上,使人很自然地联想到这是“绿色”啤酒,饮用确保没有问题。OSSER牌比尔森标贴简直就是一幅风景画,远处的青山和近处的绿树相映,一幢哥特式建筑隐约在啤酒标上,令人赞叹不己。日本的啤酒标多用纸塑复合纸,贴在瓶上特别亮丽。麒麟公司有一组季节啤贴很新颖,春夏季用太阳和风表示,秋季用红色枫叶表示,而冬季则用枯树和雪团的图案,非常形象。很多国家的啤酒标采用本国的标志物做图案,象荷兰的风车、坦桑尼亚的狮子、加拿大的枫叶等。而澳大利亚的啤酒标贴又多与动物有缘,不光有袋鼠和考拉,还有艺术化的赡妹也在啤酒标贴上出现,真是各有特色。国内啤酒标大致分为三类:一是以椭圆形青岛啤酒标为原型仿制的各种各样的啤标;二是突出地方色彩的啤酒标,如北京啤酒厂的“天坛”牌和“玉泉牌、石家庄市啤酒厂的“隆兴寺”牌、济南啤酒厂的“豹突泉”牌等等,他们多以名胜古迹,秀水灵山为图案的设计题材;三是近些年由于合资企业的增加,溶入了一些洋名称和异国情调的啤酒标。如肇庆监带卢堡有限公司的“蓝带”、“汉姆斯”、“奥林匹亚”。“泰安啤酒厂的“克利策”。“黑龙江省建三江啤酒厂的“港岛曼克顿”等。从上面可以看出,啤酒标贴真是一个五花八门,门类齐全的大家族,就象一个大千世界。而每一枚标贴都代表着不同的意义和意境,也代表着不同的时代。不同国家的文化背景。所以说,啤酒标贴体现着一种文化,一种啤酒文化是千真万确的。(来源:啤酒百科网)
权威专家为你解读啤酒谣言真相
原标题:哪些啤酒谣言还在飞?权威专家为你解读啤酒真相 “使用啤酒花浸膏的就是‘化学啤酒’,‘啤酒肚’是喝啤酒喝出来的,啤酒嘌呤含量高导致痛风”,曾经,你是否也对这样的流言深信不疑?在网络搜索“啤酒肚”、“痛风”、“啤酒花浸膏”等关键词,上述相关信息多达上百万个。多年来,这些关于啤酒的谣言与误解经久不衰,甚至愈演愈烈,让消费者无所适从,也使行业蒙受不白之冤。那么我们该如何正确认识啤酒与人体健康的关系呢? 1月17日,在食药监总局、国家网信办、质检总局、农业部等相关部门指导下,由新华网•中国食品辟谣联盟、中国酒业协会主办的“2017中国啤酒辟谣论坛”在北京举行,权威专家对相关啤酒谣言及认知误区逐一击破,并进行科学解读,还原真相。 网上流传的“化学啤酒”是怎么回事?网络中充斥着大量帖文声称,“啤酒花浸膏是化学制剂,使用啤酒花浸膏的就是化学啤酒。”还有谣言称,“啤酒花浸膏是一种抑制啤酒微生物繁殖的化学物质,饮用将会有头晕、心悸等反应,对人体产生危害。”专家指出,有关“酒花浸膏不安全,会降低啤酒质量甚至不利健康”的说法是无稽之谈。国家酿酒大师、中国食品发酵工业研究院副院长张五九表示,这是一种误解。“不明真相的人士将使用了二氧化碳酒花浸膏制造的啤酒误传为化学啤酒。”张五九说,啤酒花是制造啤酒的必需原料之一,其主要是为啤酒提供苦味和酒花香味。产生苦味的物质来源酒花中的苦味酸。将酒花中的苦味酸提取出来,再用于啤酒制造,不但可以大大提高酒花的使用效率,也可以使苦味物质更纯。“二氧化碳是一种在常温常压下为无色无毒的气体,是人体呼出气体的主要成分。二氧化碳在高压下可以变成界于气体和液体之间一种超临界流体,这种超临界流体具有液体的高溶解性,也同时具有气体的高扩散性。”张五九表示,因此使用超临界二氧化碳可以高效无污染的将酒花中的苦味物质提出来的,再用于啤酒制造,是一种先进的、合法的、无害的物理萃取技术,和化学制剂无关。啤酒嘌呤高导致痛风?在公众的普遍认知中,“喝啤酒导致痛风”是流传最广、最为普遍的一种说法。这种说法有科学依据吗?事实真相究竟如何?专家指出,啤酒嘌呤含量高导致痛风发病率高,这是不正确的说法。痛风是一种现代社会常见的疾病,是尿酸结晶沉积于关节(关节腔滑液内尿酸钠结晶形成为特征),软组织、骨骼、软骨和肾脏等处引起组织的异物炎症反应,临床表现为高尿酸症。中国中医科学院基础理论研究所教授于智敏说,“高尿酸血症和痛风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类。约有 80%原发性高尿酸血症和痛风属于多基因遗传病,由嘌呤代谢有关的限速酶的基因变异,导致人体自身嘌呤代谢紊乱引起。而继发性高尿酸血症则是饮食、治疗导致的尿酸增多,或是肾脏疾病或某些药物所致尿酸排泄减少。”于智敏表示,痛风与啤酒的关系要分成两部分来看,一是喝啤酒能不能导致痛风,二是痛风病人能不能喝啤酒,不能一概而论。痛风患者是嘌呤代谢失常,临床上要求禁用或慎用啤酒。而喝啤酒会不会导致痛风?导致痛风病的原因是非常多的,和啤酒并没有直接关联。对于那些嘌呤代谢失常的人,处在痛风病发作前期,过量饮酒导致人体酒精代谢失常,会诱发痛风。所以不恰当地、过量饮酒是主因。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健康所营养传播室主任刘爱玲说,研究表明,人体20%的嘌呤来自食物,高嘌呤食物(如海鲜、豆类、菌类等)的过量摄入会使血液中嘌呤含量增加,从而导致血尿酸增高。对于痛风病人,需要适当限制饮食中摄入的嘌呤含量。专家表示,每1kg食物嘌呤含量低于250mg的为低嘌呤食物,可照常食用,嘌呤含量250~1500mg的食物限制食用,高于1500mg的为高嘌呤食物,应避免食用。而研究发现国内常见啤酒中总嘌呤含量在38至151mg/L之间,平均总嘌呤含量为74.9mg/L。从医学角度出发,啤酒属于无限制食品。“啤酒肚”是喝啤酒喝出来的?日常生活中,人们常以“啤酒肚”来说明一个人的肥胖程度,那么啤酒肚是喝啤酒喝出来的吗?对此,张五九驳斥了这种说法。张五九表示,“啤酒肚”是一个被广泛误解的词,其原本是形容肥胖的肚子就像刚喝过几瓶啤酒之后鼓起来的样子。然而现在经常被误解成“肥胖的肚子是由于喝啤酒引起”。究其本质而言,肥胖的肚子的主要成分是脂肪,是长期能量摄入过量而又没有及时消耗掉导致的结果,即使从来不喝啤酒的女性,如果长期能量摄入过量的话,同样会有啤酒肚。张五九称,就啤酒本身而言,其能量并不高,其一是因为啤酒的水分含量超过90%,二是啤酒是谷物原料发酵而成,谷物在发酵过程中是放热的,因此从能量守恒的角度来说,啤酒中的内容物的能量低于制成他的谷物原料。于智敏教授表示,任何过量饮食都会引起健康问题,导致量变到质变,要科学合理饮酒,树立正确的饮酒理念。“导致肥胖有多种原因,一是饮食结构不合理,动物性食物吃的比较多,谷类食物、蔬菜水果相对较少,二是能量消耗少,体育锻炼少。”刘爱玲认为,我们喝啤酒大多是在在外就餐这种环境,可能酒喝的多一点,但更重要的吃得肉多,菜少,油腻,这些隐藏在啤酒后面的因素才是造成肥胖的主要原因。我们提倡适量饮酒,文明饮酒。”“五位一体”击碎食品谣言我国啤酒行业经过多年高速发展,行业集中度进一步提高,已进入寡头贴身肉搏阶段。但近年来受经济增速放缓、消费环境整体低迷等因素影响,啤酒产量增速不断下滑,2014年,中国啤酒产量首现负增长。中国酒业协会常务副秘书长兼啤酒分会秘书长何勇表示,啤酒行业连续两年产销量出现下滑,其中有产品结构的市场适应性问题,也有季节性气候问题,同时与啤酒在消费者心目中形成的负面形象不无关系。啤酒行业的健康发展面临谣言和负面传言的困扰,不实谣言固然需要解读,而夸大传言也需要澄清。“倡导理性饮酒是啤酒行业一直宣传贯彻的重要理念,推行理性饮酒也是企业社会责任的重要体现。”何勇表示。对于谣言治理,在论坛上,国家食药监总局新闻宣传司司长颜江瑛认为,食品谣言不仅危害公众视听,还影响着产业发展、国家形象,治理食品谣言一定要下重拳,要激发多元社会力量共同参与,让政府部门、专业机构人士、相关企业、新闻媒体、公众形成合力,“五位一体”击碎食品谣言。颜江瑛表示,网络已成为各类谣言的聚集地,国家食药监总局希望通过“中国食品辟谣联盟”这一平台,传播正确的食品安全知识,引导公众科学消费。
声明:淘酒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 smilelv@126.com
本文标题:啤酒分类
本文链接:http://www.taojiuwang.cn/article/10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