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淘酒网商城
网站导航 客服微信:CQWT666
服务热线
17088335252
当前位置:淘酒网>啤酒>啤酒资讯>你可能想不到,人类最开始喝啤酒,是因为它“安全”

你可能想不到,人类最开始喝啤酒,是因为它“安全”

2021-02-23 啤酒 730阅读 投稿:luoke

你可能想不到,人类最开始喝啤酒,是因为它“安全”

在我们身边有很多影响世界的生物,不过我们通常看不见它们的真身:比如改变美洲文明走向的疟原虫,比如很多朋友素未谋面、但又有熟悉滋味儿的可乐原料可乐果。

今天我们要说的,就是一个影响了世界饮料格局的植物——啤酒花

啤酒花顾名思义是造啤酒的花,然而只是看看它们的长相就会明白,光靠这东西,是不可能酿出酒的。

啤酒花是桑科葎草属的一种多年生蔓性草本植物,这个家族很小,同属的只有三种植物。它们的茎叶会顺着其他植物的枝干或栅栏攀援而上。

啤酒花并没有肉乎乎的果实,倒是会结出一个个像缩小版松塔的东西,其中白绿色的部分并不是花瓣,而是花朵的苞片(特化的叶)。对了,必须补充一句,啤酒花是分“男女”的,只有雌啤酒花才会结出这样的“花”,这点倒是跟大麻有几分相似。

啤酒花又名蛇麻,虽然跟大麻沾亲带故,但啤酒花成分里面可没有四氢大麻酚那样让人成瘾的物质。啤酒的苦味主要是由啤酒花中的α-酸(由葎草酮、合葎草酮等组成的化合物)和β-酸(蛇麻酮等组成的化合物)引起的,看上去两者似乎是绝配。然而,啤酒花和啤酒的结合是很晚近的事情,人们最初喝的啤酒其实是甜的。

曾是为了保存啤酒

西方人喝啤酒的历史,几乎跟文明的历史一样久远。在古埃及时期,作为劳动报酬,为法老修建陵墓的工人就可以畅饮啤酒。据说曾经因为啤酒供应不及时,还引发过工地骚乱。

在西方传统中,啤酒是一种日常饮料。有人说,这是因为西方人喜欢酒精的刺激,其实不然。应该这样说,西方人不得不选择酒精饮料,原因在于人们需要安全的“饮用水”。

饮用水安全是人类社会发展中必然会面对的问题。在人类定居之后,因为人畜粪便的污染,获取洁净的饮用水变得至关重要。在中国,通常是用煮开水这种方式来解决问题的,不管是煎茶还是煮汤,终归是经过了高温处理。

而西方人选择了发酵。欧洲盛产葡萄,树上的葡萄很少被病菌污染,况且在酿酒过程中,发酵抑制了杂菌生长,加上不易喝醉,几乎是完美的饮料。可是,葡萄酒太贵了,普通人喝不起,只能去喝另一种饮料,那就是啤酒。

在啤酒的酿造过程中,需要经过煮沸这一道工序,所以就像是中国的煮茶一样了。不过问题依然存在——酿造完的啤酒依然会因为感染杂菌而惹上麻烦。

18世纪之前,人类还没掌握消毒这门手艺,为了保存食物,必须使用食品添加剂,啤酒花最初加入到啤酒中就是干这个用的。更重要的是,正是这些苦味物质让啤酒有了特殊的清爽感觉和苦苦的滋味。在1519年,德国的巴伐利亚,威尔海姆公爵四世将啤酒花定为啤酒的法定“添加剂”,这个传统一直延续到今天。

啤酒花不仅让啤酒保存期变长,更带来特殊的风味,一举两得。貌似欧洲大陆的饮水安全问题就这么完美解决了。

能伤人的替代品

其实在我们身边生活着很多啤酒花的兄弟,比如葎草,它的另外一个名字更为我们熟悉——拉拉藤。小时候在野地里疯跑的时候,没少挨这些草的折磨,一道道血痕就是它们的杰作。等到晚上回家洗澡,那种触电般的刺痛感,是永远都不会忘记的。

虽然葎草没有明显的尖刺,但仔细看葎草的茎秆,就会发现上面密密麻麻都是倒刺,于是便记住它可不是好惹的。只是有一个问题疑惑至今——兔子特别喜欢吃这种草,难道它们就不怕剌嘴巴吗?

葎草和啤酒花一样也是雌雄异株的状态,并且它们的雌花序其实可以作为啤酒花的替代品,只是口味不如正版罢了。

啤酒家族在演进

啤酒瓶为什么都是深色的?这可不是装深沉。啤酒花中的α-酸在日光下会分解产生一些碎片,这些碎片与啤酒中的硫化物结合,能够产生3-甲基-2-丁烯基硫醇——就是一种有烂橡胶轮胎臭气的物质。啤酒中的这种气味被成为“日光臭”,所以啤酒瓶都要做成深色避光的状态。而那些号称新兴啤酒的白色玻璃瓶饮料,里面有没有真正的啤酒花就值得考虑了。

当然,啤酒家族也在一直演进中。最初的啤酒在酿造时,很可能会添加水果、蜂蜜以增加可供酵母发酵的糖分,同时改善口感。到今天,啤酒的种类愈发多样,不同口味,总有一款适合你。

研究显示:饮用啤酒可改善情绪 有利于社交

据法国健康杂志《TOPSANTE》报道,瑞士一项最新研究称,经常饮用啤酒利于社交。 瑞士巴塞尔大学医院调查了60位经常饮用啤酒的男性和女性,他们从情绪、面部识别和性魅力等方面做了多项测试。 研究结果显示,除了能使参与者更迅速地注意到他人愉悦的面容,啤酒还能改善参与者的情绪,尤其是情绪本不太好的人。简而言之,饮用啤酒会使我们更合群。 研究还表明,含酒精的啤酒比不含酒精的啤酒更有利于让人摆脱矜持,尤其是女性。这种男女之间的差异主要是由于血液酒精浓度的不同。 此外,以往的研究也已表明,饮用啤酒对大脑有益,每天饮用一品脱的啤酒将会降低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该研究的主要研究人员Matthias Liechti在神经心理药物学院(ECNP)年会上指出,许多人饮用啤酒,并且也知晓其对自己情绪的影响,然而相关的科学研究却屈指可数。

菠萝啤是啤酒还是饮料

曾经深为广东人熟知的“广氏菠萝啤”忽然间难觅踪影,而一款名为“菠萝麦芽碳酸饮料”的新产品则挂着“广州啤酒厂”的“门牌”,“穿”着菠萝啤的“衣服”活跃于今年的广东饮料市场。菠萝碳酸饮料与菠萝啤存在何种渊源?是菠萝啤的“替身”吗? 菠萝碳酸饮料并非“替身” 不少消费者都认为广州啤酒厂新出的“菠萝麦芽碳酸饮料”是填补“广氏菠萝啤”暂时停产空缺的替代产品。作为“广氏菠萝啤”的始创者,一直没有停止对果味啤酒以及饮料的研究,黄嘉华明确表示:“菠萝饮料并不是我们的救市产品,它是由菠萝啤延伸出来的系列产品,今后我们会‘双拳并举’一起生产销售。” “实际上菠萝饮料成分与菠萝啤基本相同,只是不含酒精。”黄嘉华解释。“菠萝麦芽碳酸饮料”不是被迫去做的,实际上我们早就意识到酒精饮料限制了消费群体,16岁以下的青少年、司机等。所以,我们要开发果味饮料去满足这一部分消费市场的需求。“我们还有忌廉、橙汁、苹果风味的啤酒、饮料都已经有成熟的配方。” 菠萝啤双重身份的尴尬 采访中,记者注意到“果味啤酒饮料产品”这一说法。如同菠萝啤这样的啤酒饮料产品,究竟算是啤酒还是饮料?啤酒和饮料明明是食品产业下的两个大类别,何以在一罐小小的菠萝啤中杂交,诞出这样一件不伦不类的饮品。 黄嘉华对记者的质询感到无奈,他本人也为此困惑多年。“我们广州啤酒厂是全国第一家生产菠萝啤的企业。最初创造性地开发出这款产品,是因为在啤酒和饮料的两大分类中还存在一段中间地带,有些消费者既想享受啤酒特有的香醇,又不能接受其苦味,希望在感受泡沫的同时又能品尝到南国水果成熟的香味。” 广东省酒类行业协会啤酒分会会长郭营新对记者表示:“菠萝啤是在碳酸饮料基础上再加入啤酒而成,啤酒成分约占1/3。它跟啤酒和饮料都不一样,保持了啤酒的特色,比碳酸饮料有更丰富的泡沫,起泡持久,又比啤酒口味甜适,是一个很特殊的品种。” 据黄嘉华透露,国内从事菠萝啤等果味啤酒的厂家都很希望食品行业标准做出修订,认定果味啤酒饮料为一个独立门类,遗憾的是,“申请在十多年前就被打回来,在食品行业协会和国家主管部门做的争取屡屡碰壁”。 果味啤酒这样一类产品正在现行行业标准对其“身份认定”的缺失下,走着啤酒和饮料接壤地带的“无间道”。 税收差别导致改名换姓 “虽然菠萝啤中的啤酒成分大大少于果味饮料的成分,但仍被国家归为啤酒产品的分类,参照真正的啤酒产品征收全额的消费税。所以,北方很多的果味啤酒产品只能通过减少啤酒添加量来减少酒精含量,按照软饮料的标准生产,成为××饮料,以降低成本。这对果味啤酒产业的发展是不利的。”黄嘉华说。据了解,菠萝啤刚面市时并不需要上交消费税,后来按菠萝啤中啤酒成分的含量收取消费税,现在是全额收取消费税。黄嘉华认为“这是不公平的”,因为连菠萝啤中的饮料成分也被当作酒精成分收了高额附加税。 据郭营新介绍,啤酒目前的酒类消费税收大约是每吨220-250元,如果是饮料则无须缴纳消费税项目。在成本升高利润日薄的情况下,菠萝啤改称饮料避税当然是上佳之选。而使菠萝啤自由穿梭于啤酒、饮料两界的关键,是国家现行关于饮料酒精含量的相关规定,“饮料可含酒精,但含量不得超过0.5%”。 黄嘉华表示,菠萝啤的酒精含量都是1.5%以下,与饮料标准相差无几,如果国家可以将相关标准提高到1%,菠萝啤就将能够堂堂正正“行不更名、坐不改姓”,继续提供消费者喜爱的绝佳风味。
91
迈克尔 mazi 妮妮姐 张不正 小妮 我爱TA 惯有你 红牛 这些人赞过

声明:淘酒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 smilelv@126.com

本文标题:你可能想不到,人类最开始喝啤酒,是因为它“安全”

本文链接:http://www.taojiuwang.cn/article/1009.html

0.2907s